农村人有句老话,叫“人死如灯灭”,化为乌有。意思是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,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知。人死后不过是变成了另外一种物质形态出现,即物质不灭。 文|豫乡文旅
本文话题是和农药有关,为什么我要说到人体的消亡呢?因为呀农药也是一种物质,在农民给农作物打药后,它也不会凭空消失,被喷洒后肯定也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。
这就是著名的质量守恒定律,具体到这个被喷洒的农药,我们肯定是看不见它了,但是它依然存在,不会凭空消失,虽然会发生变化,但总量不会减少。
被喷洒后的农药,最后究竟去了哪里?
我们知道,农作物常用的农药或者除草剂,在喷洒在农作物表面上或者土壤里以后,肯定还继续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环境中。
已知的去向主要有四个:
一是挥发蒸发到了空气中,比如我们在打农药时闻到的刺鼻难闻的气味,就是挥发蒸发在空气中的农药小分子颗粒物。
二是被农作物或者土壤降解掉,主要还是土壤中对农药的降解,土壤中有微生物和酶,会对农药进行分解,比如水解,氧化还原,脱氯。
三是滞留于土壤,没办法降解的农药就会滞留于土壤里了,然后越沉积越多,也会随着水流到沟渠水塘等各处。
四是滞留于农作物,这一部分农药滞留,就是我们比较敏感的农作物药物残留,简称农残的。
不是禁止使用或者限制使用的农药,只要在农作物上面的残留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,就没事儿,一旦超标,那么这些农产品(包括蔬菜、粮食和农副产品等)就不合格,就是不可食用了。
以上就是农民在给农作物打药后,喷洒后的农药的最终去向,都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,但第四条更应该重视。因为病从口入,而我们要日常吃到这些农作物,没有什么要比舌尖上的安全更重要的事情,因为关于我们的身体健康,关乎生死。
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开始严格管控农药残留的问题了。农村农业部等部门联合发起的“治违禁、控药残、促提升”三年行动提出: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,使(农业)生产方式进一步转型升级,绿色防控技术得到普遍应用。
那么治理农药残留三年行动的具体措施,大概分为以下几个方面:
一是加强对农民和农资店培训宣传。二是禁止在农作物上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。三是积极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。四是尽量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和用药次数。五是严格按照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。六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。七是推广绿色防控技术。八是科学混合用药,轮换用药。九是使用先进的药械改变用药方式。
就目前农村实际情况来看,这九个方面的措施,能真正落实到位的,也不算多。毕竟在种植农作物的投入成本上,农民不能过度地去投资,因为农作物的市场价格太低,农民投资过高,会出现入不敷出的问题。
所以管控农作物的农药残留,还是一个社会问题,而不是简单的农药使用的问题,需要采取综合措施,社会全员的努力,毕竟食品安全,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。
主要参考文献资料:
央广网2021~06~15 《公安部、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:启动食用农产品“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”三年行动》